新聞
新聞資訊
聯系我們
聯系人:陳先生
手機:13888889999
電話:020-88888888
郵箱:youweb@126.com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經濟開發區
公司新聞
地方財政可持續性挑戰bob全站app
bob全站app2022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地方財政收支不斷承壓,導致地方財政的可持續性面臨巨大挑戰。
財政部數據顯示,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4981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3.2%,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9.2%。同時,今年實施的大規模留抵退稅中的集中退付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累計退稅超達2萬億元。但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827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7%。
8月26日,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經濟觀察網,現在地方財政可持續性面臨挑戰,主要表現就是不少地方本級財政收入大大超過本級支出,需要大力氣去維持“三?!保ūC裆?、保工資、保運轉)。目前地方財政面臨的可持續性問題主要原因是,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連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比如大規模實施減稅降費,同時為減輕企業負擔,在2022年實施了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方財政收入。
施正文認為,在中國,財政的可持續性主要指地方財政體系,中央的本級收支中收入一直大于支出,中央再將本級多余的收入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進行合理分配。這也表示受影響最大的是地方財政的可持續性。
一位地方財政人士與施正文的觀點不同。他認為,目前中國實施的是分稅制的財政體制,當地方財政受到影響,也會相應影響到分稅制的大盤子,中央分得的收入減少,也會影響到中央對其他區域進行的轉移支付。所以,盡管從表面上看來是地方財政的可持續性面臨重大挑戰,事實上,可能是整個財政體系可持續性都受到了影響。
從財政部公布的數據來看,一般公共預算在留抵退稅結束后,可能會持續正增長趨勢,但是土地出讓收入或將繼續維持下降趨勢。
“雖然一般預算完成的好,但是一般預算經常會從基金預算調,今年土地收人下滑,基金預算大幅下降,導致整體收入不及支出,進而導致可持續性面臨挑戰?!鄙鲜龅胤截斦耸扛嬖V記者。
可持續性是近兩年財政一直強調的方向之一,其是指作為經濟實體的國家財政的存續狀態或能力,是衡量財政風險重要指標之一。
一位財政專家對經濟觀察網表示,財政可持續性實際上是指財政能夠保障和實現政府職能的發揮,在具體工作中可表現為收入能夠滿足支出,比如編制了預算可以正常執行等。
在上述財政專家看來,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當前地方財政確實遇到了一些壓力,財政收入籌集和財政可持續性遇到了挑戰,但是,中國經濟是有韌性的,相信通過努力財政可持續性能夠得到保障。
施正文則認為,沒有強大可持續性的財政,政府的職責就會受到影響。2022年,中央沒有提高赤字,降低了專項債額度,動用了存量家底,還實施了減稅降費,特別是留抵退稅,從現金流上來看,當期地方財政的現金流受到影響,可持續性受到挑戰。
2022年,預算報告中指出,預算制定的總基調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即“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
“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收入遇到壓力,但是支出剛性依然存在,特別是由于疫情可能會導致財政支出進一步加大,同時,為緩解和減輕企業負擔,實施的大規模減稅降費等政策一定程度也會導致收支進一步出現缺口,這也是當前財政可持續遇到的最大困難,”施正文說,雖然目前地方政府通過發債、動用存量資源、盤活存量資產等方式使地方財政缺口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長期來看,地方財政依然會面臨可持續的問題,要重視和積極應對這一挑戰帶來的問題。
施正文給記者分析,財政遇到可持續性問題,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政府有支出沖動,但是經濟并不是總能平穩增長的,正常的經濟活動總會有波動,會出現收支差額等問題。因此,地方政府在轉變自身職能的同時,要對自己的職責和定位有清晰地認識,不能進行過多的投資和建設,要認識到政府過度投資也是地方財政可持續性遇到挑戰的因素之一。
上述地方財政人士則認為,從目前看,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通脹攀升,使得原材料、訂單、物流等產業受到沖擊,同時疊加的疫情因素又具有多點性、隨機性、不可預測性的特點,也使得國內企業在投資發展中遇到了諸多挑戰,進而影響到財政的可持續。
“其實,從現在的數據來看,財政收入下降并不大,但是不能忽視財政質量,比如非稅收入的占比在提升,所以除去土地收入下滑因素影響之外,一般預算還得看結構,非稅占比高,有很多不能形成財力,虛收空轉,所以真正可用的財力很少?!?上述地方財政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只要中國經濟未來整體向好,財政可持續現在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在發展中得到解決?!笔┱姆Q,財政可持續是長期的問題,在不同階段,不同時間,程度有所差別。因此,對財政可持續問題既要重視,也不要認為是不正常的現象。國家發展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政府的公共服務的水平及要求也要適應目前經濟發展,關鍵因素在于一定要穩定經濟發展,只要經濟向好的基本面不發生變化,從長遠來看財政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維持財政可持續也要重視短期因素的影響。施正文表示,比如,疫情給經濟帶來的短期影響和階段性影響,會隨著經濟的持續恢復得以消除。所以,保持財政可持續更要從著重于財政中長期規劃和跨年預算等方式來解決,比如從每年的靜態預算平衡到中長期跨年平衡。
“而且未來隨著經濟恢復發展,財政收入實現有效增長就能消化現在面臨一些短期支出壓力,所以解決短期的財政困難要和經濟長期發展結合起來規劃?!笔┱母嬖V記者,
上述地方財政人士認為,目前遇到的地方財政可持續性挑戰只是一個結果,反映的是目前地方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財政可持續性是一個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貫穿在一起的概念,若只是從內部結構進行調整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他建議,地方財政應該增加一個大的財政蓄水池用來留住資金,而不是只有穩定調節基金的池子,但是這樣做又有困難,畢竟在基層,主政領導一般在任期內會將地方財政資金用完,所以講財政可持續發展,可能有些理想化,在財政年景好的時候,主要是引導主政領導做一些有益、有效率的事情。
施正文則提議,維持地方財政可持續性需要監督,此外,在日常中通過績效管理、提高效率效益等措施,加強四本預算的統籌使用,深化稅制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
新聞資訊
-
2022-08-27 17:54:49
bob全站app稅費支持政策平穩有序落實 財政政策精準發力穩經濟
-
2022-08-27 17:53:44
地方財政可持續性挑戰bob全站app
-
2022-08-27 05:27:54
財政支出壓力加大低保能否按時足額發放?官方bob全站app回應
-
2022-08-27 05:26:49
財政壓力加大情況下低保資金能否按bob全站app時足額發放?民政部答封面新聞
-
2022-08-26 14:39:09
長城宏觀再議bob全站app財政問題
-
2022-08-25 22:29:18
bob全站app擔綱穩大盤 財政政策全力擴需求保民生